兵贵神速。再加上吴世恭的军队,带着大量的物资和工具,准备着对李鹞子的山寨进行长期的围困,也确实是走不快。当然,吴世恭他们也是时刻保持着jing惕,防止有着什么埋伏。
而李鹞子作为地头蛇,在吴世恭的军队一进入山区以后,对于吴世恭军队的动向和攻打目标也是很快就知道了。
知道了吴世恭的军队是来攻打自己的,李鹞子确实也有些紧张。但是,李鹞子也是久经风浪的老土匪头目了,也并不是第一次遇上官军剿匪。所以,李鹞子也就立刻集中人手,准备死守自己的山寨。
而李鹞子这次就有些判断错误了。李鹞子把这次吴世恭来攻打自己寨子的军事行动,当成为以往官军剿匪的一般军事行动了。
在明朝以往的官军剿匪中,如果官军遇上了防御坚固的土匪寨子,一般都不会去死命攻打。因为,那官军攻打的主力,都是那些武官身边的亲兵。如果亲兵损失太大的话,这个武官的实力也将会大大地受损的。出于保存实力的做法,那些武官也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因此,官军剿匪的过程一般就是:双方装模作样地乱打一气,接着土匪从寨子中扔出一些金银和猪羊,作为对官军的犒劳。官军也就顺水推舟地鸣金收兵了。
而到了第二年,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一次。到了最后,有些讨厌弄虚作假的官军,甚至连装模作样的乱打程序都免去了。直接收取金银和猪羊以后就走人,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官军到土匪这里来收年货的行为。
而李鹞子就是认为吴世恭是这么一种剿匪行动。最多是因为,李鹞子去劫了吴世恭军队押送的商队,扫了吴世恭的面子。吴世恭来报复自己一下而已。
可是李鹞子心中却这么认为:自己到底最后也没有劫到什么货物,再加上自己土匪的伤亡也比吴世恭军队要大,说到底也是自己吃亏。并不是什么不死不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