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末疯狂 > 第二百零五章 历史名词

第二百零五章 历史名词(3 / 5)

o心国事,连忙安慰道:“孙太师文韬武略,他提出的筑大凌河城的主张,各位阁老又都赞成了。老奴就琢磨着是肯定差不的了。皇上您就安心吧。”

“嗯!”崇祯皇帝微笑着点点头,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思绪飞向了辽东。

在主持收复了永平四城,又对关内的明军进行了调整以后,孙承宗于崇祯四年的正月正式到辽东就任督师一职。他刚一上任,就开始进行第三次的抢筑大凌河城的军事行动。

修造大凌河城,是孙承宗原先堡垒战术的一个重要步骤。当时孙承宗去职以后,接任的袁崇焕也先后两次要修造大凌河城,但是都被后金军给破坏了,当时修造的大凌河城也被后金军拆毁,只留下了城墙地基。

孙承宗为什么要修造大凌河城,那肯定是因为大凌河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的重要xing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可以成为宁锦防线前沿的一个堡垒,可以增加宁锦防线的防御厚度;二是大凌河城可以有效的在后金和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之间钉上一个钉子,让后金军和蒙古军不能够随意汇合,统一行动。

但反过来看,知道辽东明军行动的后金军,是绝对不会允许大凌河城建造完成的。因此,在大凌河城,必定会爆发一场明军和后金军的激烈战斗。

这场战斗其实一直持续到崇祯五年的十月。因为在很多史料和作品中,都介绍了这场对后金和明朝都影响深刻的战斗,所以在这里笔者也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孙承宗在崇祯四年的chun季,让祖大寿和何可纲率领一万多名明军,带着一万多民夫,抢修大凌河城。这次抢修行动很成功,大凌河城基本上在三、四个月内被抢修了起来。

接着,皇太极率领后金军和蒙古军汇合,在崇祯四年的八月攻打大凌河城。但是皇太极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