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明白崇祯皇帝对吴世恭的印象是负数。到底高起潜在宫中也是有人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正数负数也说明了崇祯皇帝对吴世恭心中有数,所以他们也不敢在报功的奏章中遗漏吴世恭的名字。当然,那功劳用笔削掉几分那也是肯定的。
可崇祯皇帝看到奏章上所记载的吴世恭的功劳,以及内阁初拟的封赏章程以后,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给吴世恭升官。
这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没有接受过皇帝职位的学前教育的缺陷来,其实一名上位者,是不能够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很多时候也只能够难得糊涂。会装糊涂,也是一名政治家的成熟表现。
那天又是王承恩随侍在崇祯皇帝身边。于是崇祯皇帝就对王承恩抱怨道:“朕这皇帝有时候也当得有些憋气。你看看!”崇祯皇帝用手指了指奏章上的吴世恭的名字说道,“王伴伴也知道薛侯的女婿吧。上次他犯了残害同僚的大罪,为了朝廷的颜面,给他逃过一劫。可是这次他又立了些许功劳,不封赏又显得朝廷的寡恩。真让人头疼啊!”
王承恩是事不关己。当然是唯唯诺诺地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说。可是他突然脑中一亮,想到了一个很妙的方法。于是王承恩就笑着说道:“皇上。老奴不懂什么朝政。也不能够为皇上分忧。可是老奴刚才却有了一个主意解决薛侯女婿的封赏问题,就是不知道合不合朝廷的规矩。”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很长了,他也就很随便地笑着说道:“你这老货也别卖乖了。快说吧,朕自有分寸,你说的不对,朕也不会责怪你的。”
王承恩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道:“薛侯不是急着让他的孙子当世子吗?这次皇上就把他封了,父功封子也是荣耀。这可比封赏什么官职、赏银的强得多了啊!”
崇祯皇帝一听是大喜。本来早就应该把这个世子册封下去了,只是因为崇祯皇帝的气不顺,就这么拖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