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官绅给霸占的。
为此,汝宁的那些官绅就愿意支付给谷正卿一大笔银子,让他废除汝宁军的三项法令,以此来名正言顺地收回自己的抛荒地。于是,他们就托到了黄文吏这儿来了。
由此可见,虽然吴世恭给予汝宁官绅很大的利益,双方在政治上、经济上又捆绑得十分紧密,但只要有了利益,那些官绅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汝宁军的。这真的证明了一句名言: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啊!
这么大的一笔银子,当然使得谷正卿心动。再说,他也认为这三项法令已经是时过境迁,风平浪静的汝宁府已经不需要这种“恶法”了。
于是这三人立刻兴致勃勃地商议了起来,商议到了最后,他们决定想办法把吴世恭赶出汝宁府,一劳永逸地解决汝宁军这个问题。
崇祯十年正月初五晚,北京城紫禁城。
正是新年,空气中还弥漫着鞭炮味,劳累了一天的吏部侍郎齐证,上了等待在紫禁城外的轿子,起轿回府了。
崇祯皇帝在新年各衙门落衙的时候,紧急召集各位重臣,正是有紧急的国事要商议。而这次商议的就是朝鲜战局。
崇祯九年十一月十九日,皇太极刚等待到第一次入口的阿济格归来,就迫不及待地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决定发兵讨伐。以此来作为称帝仪式上朝鲜使臣不下跪的报复,更是要彻底消除朝鲜这个隐患。
十二月一日,满清大军会于盛京,皇太极部署了济尔哈朗留守盛京,阿济格驻牛庄,阿巴泰驻噶海城。
之后在第二天,皇太极亲率征朝鲜的大军出发,代善、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杜度等随征。全军分左右两翼,右翼由往东京(辽阳)大路,至浑河岸排列,左翼由往抚顺大路排列。
听说了皇太极大驾起行。朝鲜国王李倧是大惊失色,他立刻寄希望于明朝支援,并马上派遣出使者到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