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榨取,名曰捐助。
说实话,这时候的崇祯皇帝真的是无法可想了。他自己的内库也都基本上都充作了军饷。连库藏的朝鲜进贡人参都拿出去发卖。崇祯皇帝自己也是生活简朴,只有几件龙袍替换,饮食也十分节省,这皇帝都做到了这副模样,也确实是相当寒酸了。
可崇祯皇帝根本不知道。就是自己的宫中,照样是奢侈依旧。不提皇宫中包括他的家人以及宫女、太监在内的几万人的开支仍然大的惊人。这也是做皇帝的体面,不能苛求崇祯皇帝什么事都DIY吧!
光看看内监们的层层刻剥吧!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进入宫廷之后价格都会暴涨。
有一次袁贵妃添置了一个紫檀木纱橱,管事太监报价七百两,大约涨价几十倍。但那太监却说:本来需要一千两的,我想方设法,为娘娘省了三百两,所以请不要对皇上实说,怕是皇上再让我用七百两银子制作就做不出来了。
可崇祯皇帝后来见了纱橱,果然问到价格。袁贵妃回答用了一千两。没想到崇祯皇帝仔细观察了一番后,才说:“很值!前些天皇后也用一千两做了一个纱橱,质量还不如这个呢。”
所以说,崇祯皇帝久居深宫,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所以才会闹出这样的大笑话。但不管怎么样,崇祯皇帝依然以为自己是自三皇五帝以来最为节省俭朴的君主之一。
而他自己身为九五之尊还处处节俭,官僚贵戚们却那样奢侈,他因此认为:从官僚贵戚身上榨取钱财以充实国库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是从他即位初年起就曾屡屡降旨要求臣僚自愿捐献,臣僚们却一次次搪塞敷衍,从来没有收到过什么实效。这一次,他准备采取严厉手段,一定要把钱弄到手。为此,他同接替刘宇亮出任首辅的薛国观进行了密商。
薛国观也是没作过翰林,由外僚进入内阁的,在朝士中口碑不佳。他为人阴险强悍,成为首辅后就一心同以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