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编了那位大柜的近万残军,接着与余、杨联军展开了会战。可是会战的结果还是连连失利,毕竟袁宗第匆匆率领的只是临时集合的部队,其中老营的兵马相当少。要不是黑云军的作战表现是相当生疏,杨文岳部也是打得缩手缩脚,说不定袁宗第又会遭遇一次惨败。
万幸的是,在损失了三、四千人马以后,袁宗第总算是顶住了,他终于等来了赫摇旗所率领的六千老八队骑兵的支援。而赫摇旗一到,他也立刻就接过了农民军的指挥权。
而在此刻,余子琏再一次提出了连夜撤退,但是遭到了杨文岳和杨廷麟的拒绝。他们认为:夜间大军撤退,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一场溃败。而且官军中夜盲症的现象也是很严重,就算是顺利地撤退,官军的损失也将会很惨重。
所以杨文岳和杨廷麟就提出:在明日与农民军的会战中,先把赫摇旗部击退,之后再从容地撤退。而这一决策就让此支官军丧失了最后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而在第二天的战斗中,闯营的骑兵就发威了。这是一个骑兵为王的年代,当骑兵集团开始冲阵的时候,都是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所以两军对阵,凭借的就是双方将士的勇气。
可是当闯营的骑兵列队开始冲锋时,杨文岳部的兵丁率先而逃。反正他们在朱仙镇已经逃过一次了,再逃一次也不丢人。可这么一来,顿时造成了官军的阵形大乱。
余子琏算是倒霉碰上猪队友了。一见形势不妙,他立刻约束部队,形成紧密的集团,且战且退地向后而行。
在这场战斗中,反而是以新兵为主的黑云军表现的可圈可点,在余子琏的身先士卒之下,黑云军进行了几次反冲锋,杀伤了大量农民军,让他们不敢太过逼迫。而且余子琏没日没夜地训练黑云军排好阵形的训练也起了效果,虽然闯营的骑兵围绕着黑云军在打转,但还是没找到下嘴的地方。再加上农民军的骑兵还要追杀杨文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