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四十六章判断错误

第八百四十六章判断错误(3 / 5)

的,又颇具战斗力的大部队,本来应该是一件幸事。可惜的是,这支部队在长期的征战中早已充分军阀化了,成了左良玉的私军,根本不听从朝廷调遣。

由于朝廷供应的粮饷不足十分之一,左良玉军长期以来靠搜括掠抢来维持,因而走到哪里都被当地百姓恨之入骨。左军残害乡民甚于贼匪,对此朝廷并不是不知道,但从来是睁一眼闭一眼,很少过问。

崇祯皇帝和大臣们所希望的无非是这支不费朝廷太多粮饷的大部队,能够在关键时刻抵御住农民军的冲击,为朝廷效力。但真到大敌当前的时候,左良玉却惯于坐视不顾或不战而逃。

当初开封被围,朝廷为了能利用左良玉的兵力,特地启用了早年曾赏识提拔左良玉,对左良玉有大恩的原任户部尚书侯恂,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南、河北军务,统辖各镇援剿官兵,以为左良玉总会比较听话一点。但侯恂檄调左良玉部北上援救开封,左良玉却只派了五千人前往,同时以粮饷不继的理由要挟朝廷,主力部队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据点襄阳。

之后张献忠的大西军进攻襄阳,左良玉稍稍抵挡了一下,又把襄阳附近焚抢一空,然后率军向东逃窜。这支恶劣甚于土匪的二十万大军先逃到武昌,又顺江向东而下。武昌居民在蛇山上见到左军东去,都欢呼:“左军过矣!”,庆贺新生。

逃离了襄阳据点的左良玉军真成了一批无所顾忌的匪徒,不但所过之处烧杀掠抢,甚至公然攻打闭门不纳的州县,完全变作了一伙反叛。

三月,左军已经到达芜湖附近,声言要到南京筹措军饷,吓得南京陪都乱作一团,急忙派兵陈师江上,准备防御左军。后来还是正在湖口的新任左都御史李邦华对左良玉反复劝诱,又让安庆巡抚拿出十五万两库银作为军饷,左良玉才让部卒们稍微安定了一点,驻军于安庆、池州一线。

对于左良玉军的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