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的加强。
在此期间。清军也几次出关与大平军鏖战,但是随着战斗力越拉越远,清军突破山海关封锁线的希望也是越来越渺茫。
在八月末,多尔衮见难以打开局面,只能在山海关留守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一部和清军一部共四万人马。挡住大平军的出关。自己则率领主力先赴朝鲜战场,要解决掉大平军的这支偏师。
可是当山海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江南,郑芝龙倒是很见风使舵,他把自己能集中起来的所有海船都借给了大平朝,做出了一场精彩的“变脸”表演。
不过郑芝龙的借船,倒恰好解决了大平军的困难。台风季节一过,大平军一万二千兵马再次跨海入朝。得到了这支援军,面对着清军主力,水师陆战队总能够自保有余了。随着接下来第三批六千援军和大量火炮军械的入朝,大平军在朝鲜的安州防线终于是稳固了下来。
穹源元年十月,已经集结了二十一万兵力的大平军,开始发动了对山海关的总攻。大平军五万兵马由赫飞率领,由长城关隘出关,对山海关形成了两面夹击态势。
十月初九,索尼、鳌拜部见大平军援军将至,就主动撤除了对宁远、中原两城的围困,退至锦州组成新的防线。而山海关也就成为了孤城一座。
十月十三日,大平军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在西罗城进行激战,大平军小胜,使得关宁铁骑失去了出城野战的能力。接着,大平军全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
见已经被重重包围,吴三桂遣使至大平军军中,商议投降。可大平军一反常态,对吴三桂提出了苛刻的投降条件。不仅要把关宁铁骑全军改编,而且关宁铁骑的将领将失去指挥权成为平民,并失去他们在关外拥有的所有土地。
而这一切主要是源自于吴世恭对历史上吴三桂的恶感,所以这苛刻的条件使得吴三桂对投降是犹豫不决。
十六日晚,山海关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