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清弊主 > 第425章 推广西学

第425章 推广西学(2 / 5)

间传播西学,却一直未琢磨透康熙如此做的真实原因,听他这话的意思,在各地推广西学,竟似不利于防范西洋人,他顿时也是一头雾水,思忖了半晌,也未能想到传教士身上,他只得道:“儿臣愚顿,还望皇阿玛点拨。”

康熙暗叹了口气,才道:“那么多义学,你让何人来教?”

一听这话,胤祯登时醍醐灌顶,原来康熙是担心传教士借机传教,他忙欠身道:“回皇阿玛,各地义学,儿臣打算从六、七岁的孩童培养起,所谓的西学,便是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医学、自然等科,当然,六、七岁的孩童不可能一下接触学习那么深的知识,儿臣准备先授国学和基础数学,国学不用儿臣操心,基础数学,儿臣年前这几日就编撰出来,届时还请皇阿玛指正。

至于教数学的外傅(孩子老师),一般的士子把教材看过几遍都能胜任,根本不用传教士授课,五、六年后,现在希望义学的孩子也可以赴各地任教了,有这时间,西学的各科教材,儿臣也定然会组织人编写出来了,从头至尾,根本不用西洋的传教士插手。”

老十四竟然是这个打算?康熙听的一楞,弄了半晌,他根本就没打算利用西洋的传教士?他那个希望义学培养出来的人,根本就是为推广西学储备的人才?这个老十四,想的还真是长远,谁能想到他当年创办希望义学,竟然有着如此深意?

既然是不用传教士,仅仅只是单纯的学习西学,康熙还能说什么?不过,想到胤祯方才说编撰数学的基础教材,他不由起了好奇心,这个老十四还会编书?

想到这里,康熙脸上已是露出了笑容,微微颌首道:“西学应用甚广,大清确实该着手培养自己的西学人才,从孩子抓起,循序渐进,这个想法很好,二、三十年后,大清定然会人才喷涌,只是,朕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这话,胤祯就不好奉承了,要说康熙还能再活二、三十年,自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