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暇多想,忙躬身道:“儿臣尊旨,立即命人前往顺义勘测军校地址。”
康熙点了点头,道:“禁卫军员额暂定三千,一应兵丁皆从京中八旗子弟中征招,旗务整顿也不宜再拖延,务必尽快拿出整顿方案来。”
*
小汤山行宫之行,胤祯可谓是欣欣然而来,怏怏然而归。
康熙在得知日本称臣赔款之后,竟然如此迫不及待的要他推行八旗制度革新、创建禁卫军、整顿旗务,明显是感到了威胁,欲借八旗制度革新和旗务整顿这两件事来分化他的势力,打压他的威望。
康熙这是出招了,他又该如何应对?是顺势而为,还是逆而抗争?一路回京,胤祯默默的想着,八旗制度革新是必须要借康熙之手破冰的,能够大刀阔斧的破除更好,因为现有的八旗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大清的发展,他今后可不愿意养一群废物。
既是要顺势而为,就必须把握好这个度,若是引火烧身,激起皇族宗亲的强烈反对,他丝毫不怀疑,康熙会把他当做替罪羊推出去,相比起大清江山,孰轻孰重?康熙清楚,他也掂量的明白。
但如何把握这个度,胤祯心里却没有一点底,八旗子弟在政治上,不仅享有入仕的特权还享有司法特权,司法的特权可以逐步的削,入仕特权在现阶段根本就不能碰,这是八旗子弟的根本利益所在,康熙也不可能答应。
那么唯有从经济和军事上入手,这也是康熙和朝廷最为头痛的,数十万旗民聚积京师,不农不贾,优游坐食,实为朝廷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另一个无底洞则是二十万八旗兵丁的兵饷马乾银,高达一千多万,占到每年财政收入的三成以上,别说康熙头痛,日后自己御极登基,同样会头痛不已。
从这两方面入手,康熙和朝廷都会大力支持,但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满八旗和所有的旗民却会会极力反对,从何处撕开这个口子?反应才不至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