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但如此一来,随着大开眼界的士子数量的增多,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亦将更为剧烈,民智大开,对朝廷而言,非是幸事。
管他呢,这种局面,总比大清被欧洲沙俄蹂躏强的多,况且,大清的这些个皇族宗亲的退路现在很多,澳洲、美洲、非洲都可以去,瞎操什么心?如今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将大清强盛起来再说。
不过,有一点的注意,随着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暴增是肯定的,同时人口的流动性亦会大大增加,乡绅、宗族的约束力将会大大减低,但现有的风俗礼仪却不能崩溃,不能出现那种一切向钱看,道德沦丧,信任缺失的局面,若是数十年内出现这种局面,大清必然是岌岌可危,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这种局面?贞武不由微皱了皱眉头。
大清以礼治国,实际上就是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重礼轻法,重义轻利,提倡社会地位等序有别,讲究上下尊卑,科举取士,追求仕进,倡导近人世,远鬼神,重视现世,关注当下的这些个思想都不利于大清的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经济发展之后的社会,一旦大清物质极度丰富起来,而百姓又无任何信仰,那也无异于一场灾难。
可以说,大清现在根本就无法应对突然的暴富,而随着海外的扩张和殖民,大清很可能在短短十数年,或者是二、三十年就将迎来一场意想不到的暴富,大清如何才能不在暴富中迷失?
儒家思想肯定是不能丢弃的,只能是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去芜存菁,或者是刻意的放大儒家中轻视的一面,儒家体系若是崩溃,那就是真正的礼崩乐坏,不能让数千年的礼仪之邦葬送在自己的手上。
这些东西要召集一些不迂腐,有见识的饱学大儒探讨,思想要深入人心必须要有个教长的过程,至少要一代人甚至是二代人的成长才能够彻底改变,这事情必须未雨绸缪了。
贞武一路走,一路漫无边际的乱想,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