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明 > 第三十二章 送别

第三十二章 送别(2 / 8)

渐渐势弱,自己在登州实力最强,王廷试和吕直应当也不会对付自己,只要大家能找寻到共同利益,后面相处不会难。

虽然没有刻意打听,但陈新仍是知道了一些新的信息,随着新三方策得到皇帝的首肯,辽海周边的指挥体系可能有所变动。这一次,温体仁跳到了前台。

原本孙承宗曾经提出,督师和蓟辽总督、辽东巡抚、应天巡抚、蓟镇巡抚等等职位权力重叠,反而造成指挥不便。建议去掉督师,在关外只留辽东巡抚,山海关和永平设山永巡抚,蓟镇其他地方归舜天巡抚管辖,三个巡抚再由蓟辽总督统管。

孙承宗这个建议其实有些私心,他一直不愿当这个官,两年请辞十多次都不成功,所以提了这么一个建议,希望把自己解脱出来。结果还没解脱,建奴就帮他解脱了。

原本取消一个官位没什么,因为会多出一个山永巡抚,职位其实差不多,但后来陈新和王廷试折腾的新三方策一出,那么针对辽海的作战方向就不会只是辽西,这三方互不统管,特别是登莱不属于蓟辽总督管辖,那么督师就又有了必要。

历史又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文登营的突然崛起,让登莱获得了比历史上更显著的地位,新三方策则影响着辽饷的重新分派,原本在崇祯五年取消的蓟辽督师职位,现在却成了必须。

这个职位管着对建奴的所有方向,而且登莱现在能够制衡辽镇,可以说比以前还要好当,权力和好处都十分可观。议定这个机构设置的人,便是闵洪学和梁廷栋这两个尚书,温体仁希望这个督师是自己这边的人,而周延儒则也要来争一争。

督师人选则并不好确定,明廷处理人事也很混乱,加上崇祯是个急性子,稍不如意就要换人,大凌河开打不久,崇祯对邱禾嘉不满,就匆忙在八月任命了谢琏巡抚辽东和山海关,此时邱禾嘉还巡抚着辽东,相当于有两个辽东巡抚。

结果谢琏还没到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