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明 > 第三十八章 脱险

第三十八章 脱险(6 / 8)

祖大寿看起来是一方军阀,实际上形势比登州恶劣得多,陈新三面临海,只有辽南与后金交战,后方十分稳固,祖大寿则是四面皆敌,与其说他割据锦州,不如说他是自己断了自己的路,不得不困守锦州一处,连方一藻所在的宁远也不敢去。

吴襄一行从宁远而来,沿途堠台林立,整个宁锦之间都有大小堡垒的掩护,如果有一支能与后金野战的精锐,这条防线是可以信赖的。但明军的问题仍在于野战和机动力,失去攻击能力的堡垒并不能起到堡垒的真正作用。

吴襄从南门入城,这里的城头上摆放着两门红夷炮和大量的旧制大将军炮、弗朗机等等。看起来十分坚固,但吴襄知道,这种防线能抵挡建奴的攻击,但无法抵挡围困。

锦州城池坚固,祖大寿原本打算在这里存一年的粮食,按现在辽东的形势也足够了,因为有登州镇在辽南牵制,后金没有力量调集大军来围困他一年,最多来短暂的打秋风。不过受到粮荒的影响,祖大寿的存粮目前只有三个月。

因为祖大寿的现状,他只能在锦州尽量集中力量,连以前辽镇制炮的工匠都弄进了锦州这个前线,如果是能有一点回旋的空间,他也不至于如此局促。

他这样做所造成的后果便是,松锦大战之后,皇太极俘获了完整的明军高水平制炮体系,原来后金负责天佑助威大将军炮的王天相、金世祥被立即调往锦州,靠着那些俘获的工匠,后金在一年时间内就制造出了当时较高水平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所用工艺是铁芯铜体,炮管厚度比旧炮减少了三成至一半,炮重三千六百斤上下,炮管长为二十倍空径,用药五斤用弹十斤,比起原来的天佑助威大将军动辄五千多斤大有改善,从而在红夷炮的制作上接近于大明的水准。

明代红夷炮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工匠迅速进行了改良,在崇祯元年之前就创造出了铁芯铜体红夷炮这样独一无二的技术(注1),让火炮更轻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