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草清 > 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

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4 / 6)

千万以上,几乎赶上英华一国的人口。

其次,江南文盛。因为积淀深,江南的教育成本非常低,识字率恐怕还要高过此时的英华,绍兴师爷满天下就是一桩侧面之证。但识字率之上的思想,就全被理儒掌控着。江南读书人在明清的地位自不必说,特别是明时,能有什么能量,后人有目共睹。

第三点就是江南的经济,江南经济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核心,自成一个经济圈。消费和生产都有自己的特点,由此也培育出了自己的工商阶层,再加上攀附权柄而生的盐商等势力,这个阶层的财力非常恐怖,运转也有自己的根骨。

综合这三方面来看,英华要收江南,最大的麻烦不在能不能收得下,而是收了根本就无法消化。这就像两家公司合并,面上虽是英华得了江南,可这么多人口,这么多读书人,这么庞大的资本,维系和运转跟英华现今体制完全不同。到时江南读书人从朝堂,江南资本从经济,江南人从民心舆论,三面吞噬,英华现今的体制还能维持得住?

李肆若是效仿朱元璋,经济上迁移江南富豪,思想上钳制江南读书人,倒是能完成形式上的融合。可这些举措却跟英华体制不容,江南已是英华治下,要对江南能这么干,那么对两广福建也能这么干,到时他李肆这一国,可就要退步到前明,同时又要为推行这些政策,不得不重新提升他皇权的威严,以便有足够的力度将行动贯彻下去。

这等于是他多年努力化为泡影,落到最后,到底是谁吞并了谁?

那是不是说江南就不可能入英华一国呢?

英华当然是要拿江南的,但必须要经一番调理,而且也必须是趁着江南还并非自己国土时,可以丢开诸多顾忌,从思想、经济和民心上瓦解江南。

李肆这话引得西院众人皱眉深思,以他们这些工商为兵,整治江南,这意味着……“陛下是要……殖民江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