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说句诛心的话,陛下是越来越没有忌惮了,自从出了那个徐谦……”
杨廷和摇头,道:“问题不在徐谦,根子还是皇帝自己,不过这个徐谦确实是个麻烦,眼下要过年了,他这如意坊倒是为朝廷解决了一件大事,河南大灾,老夫心里也不好受,如今既然已经解决,正好大家都可以过个好年,有什么事都等过了年再说吧。”
杨廷和顿了一下,又想起一件事,道:“徐谦解决了河南的事,恰好又搭救了敬之一把,敬之熟知内情,不知该多感激他呢。”
毛纪眸光一动,道:“那么杨公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老夫方才说了,一切事都留待过了年再说,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不能天天火药味十足吧,适可而止吧,岁末的京察才最是紧要。”
杨廷和这人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失手,倒不像有些人那样死缠不放,他突然提到京察,顿时让毛纪重燃了自信,忍不住道:“不错,京察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布置,不知现在如何了。”
杨廷和掌着吏部,又是首辅,这京察几乎是由他一人垄断,杨廷和的权利也来自于此,除了他,谁也别想插手这件事。
京察关系着无数官员的前途,素来为京官们看重,对五品以下的官员,若是觉得不合格,直接开革也不是难事,就算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若是京察过不了关,曰子怕也不好过,到时随便一个借口打发去南京也不算什么。
本来京察这种事就是和稀泥,谁肯突然动真格?毕竟这是得罪人的事,便是杨廷和也不愿随意得罪别人,因此往年的时候都是交给下头去拿捏,拿几个平素没什么人缘又声名狼藉的人开刀,至于对其他人往往不会下什么重手。
可是一旦亲自过问,显然就不同了,杨廷和眯起眼,道:“没这么快出来,再看看吧。”
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倒不是故弄玄虚,毛纪似乎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