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
所以爱迪生当年最后选择了由竹子碳化出来的碳丝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爱迪生研制电灯中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抽气机的效率问题。灯丝是不能暴露在有氧气中环境中的,因为温度上升后,即使是金属,也会和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所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会燃烧起来。所以爱迪生就想出了将灯泡中的空气都抽出来的想法。这样一来,灯泡中就没有氧气了,灯丝自然就不会因为氧化反应而烧坏了。可是在当时,抽气机的效率非常有限,结果导致灯泡中还是残留了很多的氧气,从而导致灯丝很快就被烧毁。事实上,爱迪生制造出的第一个实用的灯泡的使用寿命也只有四十个小时而已。这里面重要的原因就是抽气抽得不干净。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史高治到是有相应的办法。那就是先尽可能抽真空,然后再充入不会助燃的氮气,再抽空,再加入高纯度的氮气,这样循环多次之后,电灯炮里的残余的氧气自然就会非常少,少得不足以影响到灯丝的安全了。
解决了这两个大问题,电灯的研制一下子就变得容易了起来。成为了大实验室的又一个了不起的改变了历史的发明。
电灯的研制倒是绕过了抽真空这个麻烦,但是它的一个衍生物,却让史高治和爱迪生只能老老实实的去研究高效率的抽气机。这个衍生物叫做电子管。很多的无线电设备都要依靠这种东西的作用。如果什么时候,有了电子管,那史高治的无线电台,才能算是真正的堪称完美了。而此后的无线收音机呀什么的新媒体才能成为可能。所以,抽气机这个难题还必须攻克,因为不解决它就没法点亮后面的科技树。
除了电灯,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也被提上了日程。相比电灯和电子管,这款两样东西,无论是电话,还是留声机,在研发难度上都小了很多。所以整个的研究也相对顺利。如今,电灯,电话的发明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