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末风暴 > 一零一、臣非臣师非师

一零一、臣非臣师非师(3 / 5)

没有想到皇帝对唐世济竟然如此不喜,不过他自有理由:“唐世济十六岁便为县令,向有清廉之名,善断案理财。陛下欲稳东南,所忧者不过是劣绅豪奴不法之事,世济擅处置,臣故荐之。”

“臣以为不然!”

这虽非大朝会,但在场的却也不只是温体仁一个,立刻有人起来反对道:“鹿世济欲引阉党入朝,已然被劾,如何能巡抚江南。论及抚乡安民,臣荐张国维!”

温体仁闻得此言,心再度一跳,不过,他并未再说什么。

崇祯看了温体仁一眼,心中有些不豫。

自温体仁将周延儒赶出朝堂之后,京城之中便流言四起,将这一年多来的天灾[***],尽数归于温体仁身上。民间甚至有“崇皇帝,温阁老,崇祯皇帝遭瘟了”的童谣,这消息,自然也被厂卫传给了崇祯。

崇祯相信,温体仁是孤臣,不结党营私,所以才会被人如此攻讦,可国事如此败坏,总得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出来收拾。温体仁有些才能,可比不上周延儒,而且此人声望不足,士林中反对之声极大,或许……该再往内阁中补充人手了。

江苏宜兴,张溥满脸喜色地看着周延儒,而周延儒则捻须良久不语。

“这是老师起复的机会,这个机会,不可放过!”见周延儒犹豫不决,张溥不快地道:“天赐不取,必得其绺,老师何必多思?”

“天如,你姓子太急切……”

“老师,非我姓子急切,国家大事,不急如何能行?”张溥道。

他的态度有些咄咄逼人,不过面对自己这个弟子,周延儒却硬气不起来。当初他为内阁首辅之时,与东林交恶,在士林之中声名实在不好,他想起复,没有士林支持绝无可能。

“如今内阁之中,有钱抑之在,我起复是否,无干大局……”

“如何无干大局,钱抑之虽是东林宿老,却不是温体仁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