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高的人,俞国振也不为难他们,只是让人暗暗登记。
见昌化一切都步入正轨,俞国振也走遍了南沙村和周边的村子,家家户户都调研过,俞国振在十一月二十八曰回到了昌化,只留下了一个十人的工作组,这十人都是家卫出身,有足够的自保能力,而尝到了虎卫甜头的村民,也不再敌视他们,就连当初的那个二癞子,如今也老老实实的了。
昌化此时尚不能算城,只能算是一座小村,经过近五个月的建设,村子原先低矮破旧的窝棚大多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原先村子北边荒地上建起的两排平房。这些平房是作为原先居民搬迁的补偿给他们,而能住进砖房,也让那些村民极是欢喜。
空出来的区域则是在建矿石露头堆放场,看到已经平整出来的场地,还有建好一角并堆满了的矿石,俞国振心中甚是欢喜。在工业时代之初,钢铁与煤炭就是一切,这些铁矿石,将源源不断地变成工具、武器,创造财富保护利益。
在昌化他准备只呆一天,然后便回新襄,大约过完年再来南沙村。但就在他动身之前,一艘快船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这种大约三百吨级别的飞剪船,龙门船坊造出了十艘左右,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传递消息。这船上挂着新杭的标记,证明它是从新杭驶来的,俞国振看到它时眉头便皱了皱:“出事了?”
直接从新杭赶到昌化,而不是从会安转一趟,就证明有紧急的事情,甚至连在会安靠港都来不及!
不一会儿,船便入了港,这个时候,俞国振已经看到站在船头一脸焦躁的叶武崖。
叶武崖在虎卫中,向来是以人缘关系差著称,就是面无表情的张正与他相比,也只怕稍逊一筹。而且叶武崖锐气逼人,往往得理不饶人,俞国振虽然也劝过他收敛柔和一些,可是江山易改本姓难移。
但他做事却是极稳妥的,否则俞国振也不会将新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