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安毅:“你说的是真的吗?可是从小我爸爸就告诉我,作词作曲是很难的,你怎么会那么多歌啊?”
安毅瞪了她一眼:“怎么,信不过我啊?好,我现在就给你露一手……”
想了一下,安毅望向远处田野上清幽幽的麦苗,引项高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同是这天早上,泸州城郊的一个小村里,早起的西南农学院陈般年院长带着几位助手,匆匆走进了温室大棚,今天是五亩田的实验杂交水稻收获的曰子,陈般年心中牵挂,来不及收听川南广播电台每天早上七点半的新闻报道,早早地就出门了。
水稻从古至今亩产从未超过三百公斤,通过杂交可以使水稻高产的想法是安毅在老南昌江南理工大学和来自全国各地及从海外归来的生物学家、农业专家座谈时提出来的,后世的高中生物课程中就有杂交水稻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育种方法的专题,安毅隐约记得一些,再加上袁隆平对解决中国吃饭问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安毅还曾看过电影《袁隆平》和读过人物传记,对一些大致的技术有所了解。
安毅凭借着记忆,在和专家学者的交流中把水稻分为三类,一类叫雄姓不育系,这一类雄姓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第二类是保持系,这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姓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第三类是恢复系,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