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铁骨 > 第八〇七章 大风起兮

第八〇七章 大风起兮(3 / 9)

产物资、资料、矿石和农产品塞满,紧急抢修的近万座仓库又在内达华州的荒滩和沙漠中投入使用。

罗斯福虽然赢得了美国大选,但在他正式上任前,人们对时局、政斧政策的怨恨之情已达到饱和的临界点,“有一种强烈的悬空之感,一种忧郁的烦躁,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当某个城镇的银行破产时,广大存户表现出的并不是愤怒,而是觉得自己的社区已成为类似某种可怕疾病一样蔓延的“形势”的牺牲品。许多美国人对现行两党制度心灰意冷,民间对当局的不满以种种无情、冷酷、尖刻、辛辣的自发方式倾泄而出。美国似乎不再是一方散发着机遇和希望的乐土,美国梦也似乎成为了一个传说,大量失业者到中、苏贸易公司的美国办事处要求去中国和苏俄工作,仅仅中国的江西、湘西和川南,就吸纳了近五万美国技师和工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中。

一九三三年一月下旬,由于罗斯福还有一个多月才能走马上任,胡佛在这段严酷的政权过渡期中,在对待大萧条的立场和举措方面没有任何实质姓的改观,反而手忙脚乱地想挽回自己的政治声誉。等待换届的国会在无聊而无所作为中打发着时光。举国上下在无助的愤怒和茫然中平息以待新总统的出场。罗斯福这期间到处露面,他先去奥尔巴尼处理州长任职的收尾工作,然后又到温泉小憩,乘游艇在南部海域泛游,巡视田纳西河流域。他面带微笑,轻松愉快,镇静自若。张熹作为其坚定的支持者,一直跟随在罗斯福身边,成为政界和媒体的新宠。

在这期间,罗斯福在张熹的建议下,拒绝了胡佛要求与他就欧洲债务、对外贸易和国家预算等问题进行磋商合作的请求,因为张熹认为,根本没必要上胡佛政斧这条“快要没顶的破船”。罗斯福大为认同,小心翼翼地极力躲闪,以免与胡佛的乱摊子发生某些牵连。

其实,貌似轻松的罗斯福在这个漫长的冬季为走马上任进行着大量棘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