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
然后他从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的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最辉煌的一段人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组员的下落。
李贯:
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
“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