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朝那些事儿 > 帝国飘摇 第六章 高拱的成就

帝国飘摇 第六章 高拱的成就(17 / 18)

才肯老老实实做生意,否则还是抢劫划算。

对于封贡互市制度,蒙古是一呼百应,极其欢迎,但他们的热脸却贴上了冷屁股——明朝的屁股。

虽然王崇古极力推动这一制度,但朝廷的许多大臣却对此极不感冒,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蒙古鞑靼那一帮子都是野蛮人,给点好处让他们消停点就行了,做生意?做梦!

当时的朝廷已经是一片混乱,反对派气势汹汹,其主要观点是:

东西我大明多的是,但即使送给要饭的,也不能给蒙古人!

这一派带头的,就是骂神欧阳一敬手下唯一的幸存者英国公张溶,而海瑞的那位后台老板朱衡也是反对派的干将,真可谓是一脉相承。

而赞成的自然是高拱、张居正一帮人,但高拱毕竟是内阁大学士,算是皇帝的秘书,不便公开表态,他是个聪明人,一看朝廷里反对一片,强行批准定被口水淹死,便见风使舵,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想出了这个方法,高拱才得到了明代杰出政治家的光荣称号。而这个办法,也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卓越才能,包括:钻空子、绕道走、打擦边球、以及民主精神。

他找到了反对派首领张溶,可还没等他说话,张溶就叫嚣起来:

“无论你说什么,我们都绝不同意!”

“没问题,”高拱笑着说道,“如果你们不同意,那我们来表决。”

张溶目瞪口呆,因为事实证明,高拱并没有开玩笑。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封贡票决”事件发生了,大家不闹腾了,开始投票,据史料记载,参与此次投票的共有四十四人,在会议上,赞成反对双方坚持了各自的观点,陆续发言,而最后的结果却更让人哭笑不得。

经皇帝公证,验票统计如下:赞成封贡互市者二十二人,反对封贡互市者二十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