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局押了三天的陈嫣被释放,周总理特别关照不要难为她,宣传部也准备把她树立成与反革命家属划清界限的好典型,但陈嫣拒不配合,让干部们很被动。
已经康复的马云卿亲自做出批示,将陈嫣下放到江北去工作。
陈子锟的旧居户部街十七号被拆除,省委宣传部严令,今后不许在任何报刊、电影广播中出现陈子锟的名字,地方志上的名字也要删除,图书馆里有关陈子锟的书籍报纸一律销毁,或者进行技术化处理。
所谓技术化处理,就是换名字,比如南泰县志上关于1942年饥荒期间陈子锟从敌占区购买大批粮食赈灾的历史事实,就被改成马云卿领导下的地下党所为,诸如此类。
最先报告陈子锟叛逃的是徐庭戈,他被重新启用,官复原职,依然担任政法委书记,并且有望升任副省长。
徐家骤然间又得瑟起來了,徐红兵在学校里成了领袖人物,动辄称“我爸爸如何如何。”
……江北,卫生局办公室内,陈嫣静静坐着,干部将两份死亡通知书推给她,大哥和大嫂死于爆炸,尸骨无存,随身财物被烧毁,房屋已经被厂子收回,也就是说什么都沒留下。
“我侄子在哪里。”陈嫣冷静无比的问道。
“你侄子受到强烈的刺激,患上了精神疾病,党和国家会照顾他。”干部道。
“不用国家操心,我是他姑姑,也是他唯一的亲人,我來照顾他。”
“你。”干部鄙夷的一笑,“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好好的革命后代落到你们陈家人手里还能教育好。
“我要见领导。”陈嫣道。
经卫生局请示,分管江北地区文教计卫生工作的副专员同意接见陈嫣。
江北地区行署大楼,门口站着配枪的解放军战士,楼顶排列着巨幅标语:毛主席万岁,文化大革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