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薛岳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擦脸,可越擦脸上越黑,惹得杨度和陈果夫哈哈大笑连忙让人拿来干净抹布。等他擦完脸后,袁钟铨带着技术团队开始向杨秋介绍他口中的坦克。但在杨秋看来面前其实还算不上坦克,只能算装甲车而已。
由于加入协约后外部环境一下好了很多,除部分尖端设备和技术外基本上想要的都能买到。加上英法承诺的军需物资优先保证,所以杨秋就动起了提前开始装甲化的念头,并经过再三思考选择了卡登洛伊德多用途装甲运输车。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卡登-洛伊德装甲运输车和著名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虽然名字相同但并不是同一个系列的战车,即使两者的底盘都非常简单易造,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后者是日本都是坦克的鼻祖,而前者却是二战中赫赫有名的轻型装甲运输车,美国也根据专利生产过18000辆并编号T16装甲运输车。由于其可靠性和适用性很强被士兵亲切的称为“多用途万能运输车”。
杨秋之所以选择这种底盘主要考虑其结构非常简单,符合目前民国的工业加工能力,其次因为它非常结实耐用,二战中从欧洲到北非沙漠的各个战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别的不说光是其世界各国高达8万辆的产量就足以说明一切,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履带TAXI”。不过袁钟铨领导的设计团队还是对其进行了适当改进。主要是因为目前世界各国的水冷汽油发动机体积都达不到原装的福特八缸汽油机那么小,所以按照杨秋的建议先增加一对负重轮将车体加长到3.85米,宽度增加40厘米履带也加宽5厘米。这样发动机舱就能放大不少可以直接塞一台麻雀侦察机使用的150马力八缸航空水冷汽油发动机。但考虑到输出稳定性采取了调低功率处理,实际输出是120马力。
袁钟铨站在车前详细介绍道:“型号定名T2型装甲车,T是坦克第一个字母缩写。重5.3吨,前部装甲23毫米呈倾斜布置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