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孚发电报,天气热了,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声势要造大点!”
原本大家还紧张会造成国内压力,却没想到坏事到了杨秋手里反而成了好事。大家正愁没机会抹黑俄国呢,毕竟俄国内战再惨也是人家国内的事情,无法引起国内共鸣。虽然被斯大林和日本耍了一次大家心里不舒服,但好歹是个机会。
唯有蔡锷动动嘴皮,却最终没说出来,因为他觉得杨秋过于乐观了。先不说这种宣传会给本来就困难的移民带来多大压力,光是日俄第一次合作就针对自己的态势,就应该加倍提高警惕!但他不知道,其实杨秋早就警惕起来,斯大林和永田铁山初步联手就展现出了威力,一旦两国都渡过困难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他也很无奈,在手中的力量只具备打败却不能打死的情况下,一场长期的政治外交对抗注定无法避免了。
此时此刻他没多少选择,无论出现多大的突发事件都必须暂时忍着,因为最重要的经济和货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随后的几天杨秋都在积极准备重庆经济会议,对外界几乎不闻不问。随着雅库茨克事件的消息和照片陆续从日本东渡进入国内,全国上下却都陷入了愤怒中。得到暗示的新闻总署不仅没去纠正事件发生地,反而开始大量宣传穷党在西北和东北的所作所为,还将俄国内战的残酷和血腥全部报道出来,竭尽全力妖魔化莫斯科政府,误导国民让大家以为事件真发生在外兴安岭。情报部为此还提供了几百张精选照片来宣传莫斯科的邪恶。
当然,俄国还是有好人的,比如遭迫害不得不逃难来到中国的难民,比如率部队誓死抵抗的高尔察克将军,都被宣传成了正面人物。
正如蔡锷开始时最担心的,连续胜利造成国民心气增高,当一张张血腥照片被报纸刊登出来后,学生们立刻上街游行要求严惩凶手,全国上下也涌起惩罚莫斯科的呼声,连议会像模像样做出要求军队打击莫斯科,确保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