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说道:“当年先王集兵十数万,船舰千艘,却未能如愿,如今明军差之远矣。”
“若朝廷大军攻克福州,兵发江浙呢?”林国梁似是在反驳翁求多,又象是胡乱猜测,“水陆配合,清军怕是顾此失彼,难以抵挡吧?”
“朝廷已奄有数省,拥兵十数万,大小战船也有近千艘,实力怕是不下于先王吧?”何义说的话是很有保留,一方面是对于先王郑成功的尊重,一方面也不好当众说得太过露骨。
其实在当时,什么战船数千艘,这与几十万大军是差不多的浮夸之词。当然,如果连小舢板也算上,那的确是够数的。可是真正安装火炮,具有水战能力的,也不过数百艘而已。
对于何义的话,翁求多不置可否,摆出了上官的威严,给亲信将领下令,严加防范,船只进出都要经过他的首肯。防范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是自己人哪,不许他们上岸,不许他们转投朝廷。
下达同样命令的还有驻扎金厦的郑泰,而且比翁求多更早。郑军士兵连续浮海潜投大陆,这动摇了军心;对迁居台湾的恐惧,更使郑军将士人心惶惶。
“岷藩不动刀兵,却使我军人心浮动,皆因明军据有大陆,胜势昭然所致。”郑泰对郑家还是忠心耿耿的,更不想看见郑成功经营多年的根基不稳,毕竟他姓郑,郑家这个以海商势力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利益与他息息相关,由不得他不尽心竭力。
“待到世子征讨台湾成功,情形便会有所改变。”郑泰之弟郑鸣峻说话的口气也不太确定,现在不是朝廷有求于郑家,而是郑家有求于朝廷,不仅是朝廷给予其名分的圣旨,还有金、厦,以及台湾所需要的粮食物资。
其时台湾刚刚收复,数万官兵及家属刚开始屯垦经营,还做不到自给自足。金、厦更是弹丸之地,人员、物资皆依靠大陆。
“恐怕很难。”郑泰看得很透,郑家虽然在大陆抢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