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逆流伐清 > 第十四章 真儒,自虐?

第十四章 真儒,自虐?(6 / 8)

两个字中,不仅有政治上的臣服,经济上的朝贡,还有文化上的向心。

历史上,就连那个无意中漂海不期而至中国的朝鲜读书人崔溥。在回答满清官员的询问时,也再三再四地申明,朝鲜真正以明帝国为自己的宗主国,问曰:“你国王称皇帝否?”臣答曰:“天无二日,安有一天之下有二皇帝乎?我王心诚事大而已。”;问曰:“汝国用何法度?别有年号乎?”臣曰:“年号、法度一遵大明。”

在很多中国人描绘的图景中,中国的文化思想的黄金时期,顶峰时期是在春秋战国,以后就是不断倒退。而到了满清所呈现的黑暗丑陋,则不过是这种倒退历史趋势延续的表现。而并非满清自己的责任。

这些中国人表面上没有对本国固有的文化思想全盘否定,甚至有时候还以竭力倡导者的面目出现,但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切断了中国文化固有的血脉,看不到中国文化与思想在历史长河不断进化的过程,把满清入关前的中国文化思想丑化成了不断退化走向腐朽没落,丧失生命力的东西。

这种看似尊崇中国文化,实则丑化中国文化的观点,因为其所具有的迷惑性。带来的危害可能更为巨大。

而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源,或者是因为无知而没有充分认识满清统治对中国文化的歪曲阉割到什么地步。或者是有意识在为满清统治者开脱罪责!其本质仍旧是在让中国文化对满清统治背黑锅。

在满清统治之下,不仅仅是国人变得愚昧、贫困、麻木、僵化,很多外国人的中华梦也因此破碎。宇野哲人看到的现实中国的残破,从他在塘沽踏上中国土地时,已经一览无遗,“自塘沽上陆。最初之所见,非常遗憾,绝非愉快之事。夹河而建之民屋,均是极矮陋之泥屋,墙壁自不待说。连屋顶野是泥土所涂。时值冬枯时节,原野一望无际,满目荒凉,难怪先时将塘沽之民屋误为猪圈。”

而且,在清帝国时期,朝鲜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