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来说,他们除了替鲜卑人卖命,又有什么选择?这三个女人嫁给了鹿破风,又何尝是她们想要的结果,只不过是不最坏的结果罢了。
有曾经的豪门,有曾经的党人,有普通的百姓,刘修了解到的出逃者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宁城里的流民有一半是打算或即将打算逃到草原上去的。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宁愿到草原上给胡人做奴隶,也不愿意留在大汉的土地上,为了什么?
为了生存,为了能有一口饭吃,为了活下去。
一个连百姓生存这个最基本要求都不能满足的帝国,是不是应该灭亡,是不是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是不是应该被他的子民唾弃?
大汉的灭亡,是不是早在灭亡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火种,只等着有人来点燃,所谓的三国乱世,其实现在就已经萌芽,而蔡邕写信给卢植说,京师刚刚在太学立了五经石碑,统一了五经文字,看起来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文化盛事,难道只是大汉这具已经腐烂的坏肉上披着的一件寿衣?
一直对那些动不动就说“政荒主悖”的读书人不以为然,觉得他们言过其实的刘修第一次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了怀疑,他甚至觉得,这个黑暗的时代至少还有一点言论自由的权利,那些读书人是求名也好,是真心忧国也好,至少他们还有对政治发表真实意见的自由和自觉。比起那些天天在媒体上高唱天下太平、盛世收藏的专家,这些读书人还是有点良知和勇气的,独尊儒术了两三百年,还没有把他们全部变成皇权的奴隶,还有那么多人敢于站在皇权的对面。
“子龙,大汉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刘修转过头,看着眼睛在火光映照下闪闪发亮的赵云。赵云一怔,无声的笑了笑,端起木碗,和刘修轻轻的碰了一下:“这么大的问题,我一个武夫,又怎么说得上来。”
“好啦,又没有外人,你就不要那么谦虚了。”刘修呷了一口酒,轻声笑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