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混在东汉末 > 第324章 风起

第324章 风起(8 / 10)

出任何遗迹,只看到一大块平整的坡地,古树森森,即使是在盛夏也非常清凉。

刘修对这块地方非常满意,“就在这里建书院如何?”

荀彧很满意,荀悦也非常喜欢。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离阳翟城又不远,安静而且方便,的确是个建书院的好地方。

“既然大家都满意,那剩下来的事就请文若和董府君去交涉了,稍后我会将相关款项拿给你。”刘修想了想,又说道:“对了,窗户可以装上琉璃,晋阳学堂用了这种窗户,效果非常好,白天屋里可以不用点灯。”

“大人,这太奢侈了吧?”荀悦有些不好意思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刘修顺嘴说了一句官方辞令,他纯属开个玩笑,不过荀悦听了却非常感动,这话虽然俚俗,但里面的道理却非常难得,更重要的是刘修可不是嘴上说说,他是真舍得花钱的。

“仲豫,我知道你不喜仕途,那你就安安心心的在做这里做学问,就像蔡伯喈先生一样。我这人虽然没什么学问,可是我知道吃饱穿暖之后,还是要有点文化的。”

荀悦笑道:“我如何能和蔡伯喈先生相提并论,他可是百年难遇的通才。”

“各有所长罢了。”刘修笑笑,“蔡先生的确是个通才,不过,要论起政事来,他的文章却是要比你略逊一筹的,这可能和他太博学也有关系,在这方面不是很精深,文人气太重。政论嘛,不光要有文采,更重要的是有见地,只是从古人书里拾一些牙慧是不够的,还要研究实实在在的人情世故,不仅要看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还要看到贯穿其中的脉络,这才能写出切实有用的政论来。”

荀悦躬身施礼:“悦一定不负将军教诲。”

“教诲不敢,只是角度不同罢了。”刘修指了指远处的颍水,“比如说,站在这里看颍水,一目了然,却不够仔细,站在颍水边看,仔细倒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