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规模传道也就罢了,毕竟离蜀太远,关中可不远啊,怎么也没有安排人?
“你有所不知,除了洛阳治以外,天师所立二十三治全在益州境内。”卢夫人解释道,天师道成立这么多年,扩展的势力范围并不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益州境内,特别是成都附近发展,洛阳治也就是个摆设,一直在太平道大举进入洛阳传道,刘修在洛阳发起论道大会,天师道才想到应该在洛阳发展。
除此之外,天师道没有在关中发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是骆曜的地盘。骆曜也是出自天师道,但是他现在和天师道来往很少,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天师道贸然在关中布道,应该先和骆曜通个气才行,否则很容易引起纠纷。
刘修想起了骆曜这个人,在王稚向他展示隐身术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他,说他的缅匿法非常精湛,在百姓之中颇有威信。
“那我是不是应该去拜访他一下?”刘修既然想在关中发展,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一个人游离于他的控制之外。要么听我的,要么就灭了你。
“这个没问题,正好我也想去看看骆师兄现在过得怎么样。本来是打算经过南山的时候去拜访他的,既然你也想去,那就一起去吧。”卢夫人想了想,又提醒道:“骆师兄道术精妙,眼界也高,人便有些傲气,你还是做些准备为好。”
骆曜的靖庐在终南山北麓,即当初老子传尹喜《道德经》的地方,又称楼观,除了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之外,附近还有秦始皇清台,汉武帝望仙宫等遗址,藏于茂密的森林之中,倚山面水,环境幽静,正是修道的好去处。
骆曜身高八尺,白面长须,不戴冠,只是在发髻上插了一根木簪子,大冷的天,只穿了一件夹袍,看起来非常有风度,比任何一个人都更符合刘修印象中的道士形象。只是看不出年龄,卢夫人说他应该是五十多岁,可是刘修一点也看不出来。骆曜脸色红润,看不到一根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