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进行大战,还需要内郡支持一些。
一提到钱粮,小天子的脑仁都疼。万般无奈之下,小天子只能接受楚王刘元起的提议,向诸王和大臣们借钱。他下诏各地的藩王,请他们入朝,参加明年的大会。与诏书同时送达的还有一份借钱的契约,数目不做强求,你们能借多少就借多少,愿意借多少就借多少。借钱,又不是强捐,只能如此了。
各地的藩王接到这封契约,都有些诧异,天子借钱的事以前的确有过,但通常都不还,就算还,也没有算过利息的。皇帝跟你借钱还需要给利息吗?这天下都是他的,他只要一不高兴,随时可能捏死你。他们都有些不安,互相之间又不敢通消息,只好派留在京城王邸的人打探消息。一打探才知道,这事是楚王刘元起牵的头,刘元起本人已经借了两个亿给天子,让他先把将士们的赏赐发下去,与此同时,以阳翟长公主刘修为首的桓帝三女都已经借出了封邑一年的收入。阳翟长公主是骠骑将军的夫人,相信皇帝陛下不敢欠他们的钱不还。同样的道理,楚王府借了钱,你们再不借好象也没有道理。
于是,各地藩王纷纷上疏,愿意按契约的规定借钱给天子,他们先把数目送往洛阳,钱粮也随即开始起运。藩王们表态了,那些大臣们也不敢落后,大将军宋丰、卫将军曹艹,太尉段颎、司徒卢植、司空唐珍纷纷借钱,多少不限,总是一份心意。
到腊月中,小天子散出去七十多张借条,收获了近三十亿的钱粮,虽然还有一大半在路上,大司农收到的实物只有十亿出头,可这也足以让小天子感慨不已了。天下人都有钱,就是我这个天子是穷光蛋啊。
有钱好办事。小天子先把将士们的赏赐发了下去,同时封了一批立功的将军,功劳大的升官加爵,功劳小些的赏钱。这其中卫将军曹艹升任车骑将军,徐荣已经升为荡寇将军,官没有再升,加爵为都亭侯,食邑二百户。长水校尉夏育升任折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