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首曲子分明就是在抱怨,抱怨卢象升死不瞑目,乃是被人所害,到如今,朝廷还没有追究相干人等责任;分明是在担忧,担忧,一旦卢象升这个所谓的国之柱石一旦去世,江山又有谁守?
好一个孙元,这是剑指我杨嗣昌啊!
这些天,因为张献忠再反谷城,让他感受到了一丝惶惑。也知道,如果湖广战事但凡出一点岔子,迎接自己的就是一桩大麻烦。
可以想象,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言官要上折子弹劾自己。按照明朝的政治潜规则,一个内阁宰辅,一旦被人弹劾,应该先上折子请辞,以示自己心怀坦荡,心中委屈。遇到这种时候,皇帝多半会将请辞折子还回来,并好生抚慰。
问题是,以自己现在和其他官员的关系,这个折子自己无论如何是不敢上的。真上上去,说不定百官就会接势将自己从台上拱下来。
所以,他索性就准了优抚恤卢象升一事,答应卢家收殓卢象升遗体回乡安葬,享尽哀荣。为此,他也同东林文官集团达成默契,建奴入寇一事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先搁置不议,大家换个话题继续掐。
问题是,孙元来这么一手,就将他杨嗣昌“陷害忠良”一事摆到台面上来。以这首曲子词的质量,说不定一两天之内就会在京城中传唱开来,到时候,事情就被动了。
想不到自己替洪承畴谋蓟辽总督以及拿掉孙元宣府总兵官两件事还没想出个头绪,就出了这么件事,直叫他措手不及。
人言可以杀人,作为一个文官,没有人比杨嗣昌更清楚舆论的厉害。
一看到孙元的作品,杨嗣昌彻底爆发了。
一直以来,杨嗣昌在众人面前都是风度翩翩的儒雅模样,今日一发作,当真是雷霆震怒,整张面容都扭曲了。
屋中众幕僚都是战战兢兢,再不敢说一句话。
杨嗣昌摔碎杯子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