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教诲。”
“用兵一事,老夫哪比得上太初你。这次朝廷准备拿出两百万两军费用于对北方用兵事,这已经是国库中仅有的银子了,即便如此军费尚有不足,江北四镇再加上湖广的左良玉每人也就四十来万,实在少得可怜。”马士英笑道:“说起来,老夫还欠你十多万两呢,这次一并还你。老夫总督凤庐多年,颇知军事。今次的军费,老夫先紧着你们扬州镇用,给你一百万两。”
孙元大喜:“多谢阁老。”
马士英:“江北其他三镇,每人三十万两,左良玉十万。”
说着,他冷笑道:“左良玉乃是东林的人,老夫自然不能好着了他。”
孙元哈哈笑道:“自然是,这次北伐,老规矩,阁老挂帅,我负责在前面冲锋陷阵。”
马士英道:“老夫这次回留都就没打算走,在外都督诸军多年,某都一把年纪了,精力不济,已然疲倦,就不带兵了。朝廷重建,老夫若是走了,难免给小人把持朝政的机会。”
孙元醒悟:“阁老说得有理。”
马士英道:“不过,百万大军同时出征,朝廷还是需要派人督师的,我打算想陛下推荐史宪之。”史可法威望实在太高,若有他在朝廷一天,马士英就无法大权独揽。
孙元:“东林会答应吗,阁老这是要捅马蜂窝啊,怕就怕陛下也未必肯放史可法走。”
马士英:“东林诸公某到是不惧,关键是陛下的态度。”说着话,他再次冷笑:“老夫与绝对把握可以说服陛下,这事还得感谢你的幕僚傅山呢!”
“傅山,同他又有什么关系?”孙元一呆,见马士英笑而不语,他也不好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