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钱有很大的缺口,这钱自然不能往家里去要,家里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那就只有打古玩的主意了,刚到手的唐代和田羊脂玉簪头,宋慎是不会出售的,他打算拿这两块玉作为镇店之宝。这周的夜市是没有了,那就只有在古玩街捡漏或是再去乡下了。
其实,古玩圈也就那么些人,常出入这古玩街的,大家也都认识。宋慎近来逛古玩街的次数不多,但是一些人还是认出了他。
相熟的摊主、老板见到宋慎多半会说:“来了,自己看看吧,我就不招呼你了!”说着,就又回去坐在椅子上喝茶或是与其他客人闲聊。非是老板们不热情,而是宋慎每次来,看得多,问价也多,可是却从来不出手。久而久之,大家就都知道了这样一个“谨慎”的年轻人,打一声招呼也算是给面子了。
宋慎从来不在意这些,出手少,一方面是谨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玩街捡漏难。能够开店的,整天与古玩打交道,哪个没有两把刷子,即使有谁漏了眼,这古玩街虽说不大,但是来来往往的有本事多了去了,这样的机会也许早就被别人抢了先,哪会等到宋慎来捡漏?
尽管对这次行动没有抱太大希望,宋慎转了一圈仍然有些失望。自下午吃过饭,现在已经三个多小时了,古玩街差不多就要看完了,今天也许就这样结束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恹恹的走在古玩街街头,太阳已经西落,但是此时的阳光仍有几分灼热。转眼看去,已经到了街的尽头,前面树荫下还有最后一家摆摊的。
来到摊前,那中年老板赤着膀子,肥硕的身躯压在小马扎上,宋慎几乎见不到马扎的影子,老板摇着芭蕉扇子,也不起身,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自顾自的,不再理会宋慎。
宋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一路走来,都是用自己的本事辨别真伪,等到看完一遍才用异能眼来验证,所以这会儿累得不想再看。见到那老板也不看过来,宋慎转身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