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却完全相反,他的流水线作业其实是在商业浮躁风气下产生的,在整个艺术界确实不是曾氏一个人,很多画家画一种题材,一种形式,几十年没有变,而且名气还很大——但这能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吗?”
理论家们认为,其实买画前如果真正关注过曾氏,就一定会知道这种画肯定是流水作业出来的,“你们看到曾氏的画大部分是一样的,比如他画的李白,可以说成是杜甫,也可说成李时珍,我觉得这个人是把连环画放大的一个人,如果这不纠正,中国画就完了。”
某评论家曾是曾氏的好友,对于此次公布的“流水式”作画图片,他表示这确实是曾氏作画的方式,他说:“曾氏的流水作画、以次充好等作为一个现象来批评并没有问题”,但既然是一种现象,就要寻找根源,“我跟曾氏是有感情的,早在1980年代,曾氏就曾说出‘我之所以能够成功,内靠官僚,外靠奸商’这样的话,也许他是歪打正着,却使那些想出名未出名、想得到钱、想被市场与体制认同而又得不到认同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是何等的欢欣鼓舞——这也是‘曾氏现象’产生的原因。”
“曾氏号称国学大师,他说的和做的就根本不相符,他和真正的国学没有任何关系,他是在愚弄我们。”因一篇书画评论而惹官司的王默辉,在接受一些记者独家专访时,毫不掩饰地表述了他对书画家曾氏的评价。
最近则是,京城某人民法院的一纸传票摆在了收藏大鳄、著名收藏机构的当家人王默辉面前,将王默辉告上法庭的则是画家曾氏。起因是王默辉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中就目前国内有些画家“流水线作业”,不讲求艺术品质,大量复制自己作品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谁知这一篇并未点名的文艺批评文章惹怒了曾氏,他以侵害名誉权之罪,将王默辉告上了法庭,并索赔500万元。
这是当代中国书画史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