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宋慎又涂上了“包浆液”。
一般来讲,老瓷器的釉面没有“火光。”没有那种强烈的光,新瓷器会出现这些,宋慎所买的这件是民国瓷器,理应也是没有“火光”的,但是之所以去擦拭包浆液,就是为了使得瓷器表面的包浆会显得更老一些,使得瓷器的表面更加光泽柔和,触摸温润柔滑。
宋慎所拿的包浆液也是与抹布在一起的,他把包浆液同样送到研究所,但是研究所这一次的动作慢了一点,只是把成分弄出来了,但是并没样品,所以宋慎所用的是上次清缴的,至于仿制的样品,大概要等一两个月才行。
在市场中,传世瓷器的价格会更高一点,同样的一对完整器官窑赏瓶,传世的一只一般价格能保守定在30万以上,在行里,传世的藏品价格高买家还乐意要,但如果是出土的,那就可能只会是一两万,一来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出土的东西就是出点力气挖出来的,力气不值钱,没啥成本,所以行里一般也就是给个万儿八千的。
二来则是因为民间出土瓷器拍卖不受欢迎,上拍,拍卖机构还怕出土的藏品来源有问题,成交后,万一委托人出事,涉及到赃物追查把拍卖机构牵扯进去。所以这是出土的瓷器一直不被受重视的缘故,其次出土的瓷器光泽也不自然,或带沁色,都是影响他价值因素所在。
宋慎便涂抹着包浆液,还要用手擦一擦,使得包浆液能够涂抹的更加均匀。
半个小时后,宋慎终于完成了做旧的过程,他小心翼翼地把大盘放在阴凉通风处,等待着这件大盘逐渐风干,等到明天,这件瓷器便会有一层完美的传世包浆。
实际上,宋慎所进行的做旧,只不过是简单的处理了釉面,还有更多的程序没有处理完毕,但是他的目的不在于做旧,也并不是想要把做旧做的瓷器送给简老师,而是把这件瓷器作为一个纪念品送给对方,所以,他做旧时,便留下了不少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