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将军,曹使君有紧急军令”。
“喔?速速呈来!”
“喏!”
展开书信,夏侯渊当即吸了一口冷气,曹操已经跟淮南袁术大战了三场。
每一次占据上风的时候,袁术麾下总有人跳将出来,力挽狂澜。
后来在曹操的再三打听下方才之后,那小将姓孙,单名一个策字。
孙策,东吴的奠基者,眼下,孙坚死后,匆匆上位的孙策耗费了无数的力气方才稳住军心,他迫切需要建立军功,证明自己。
帮助袁术,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可就是这个孙策孙伯符好几次都坏了曹操的好事。
曹操兵力不足,希望夏侯渊能够抽调兵马援助淮南战事。
至于乐安国这里,留下一部兵马驻守就可以了。
信中,曹操压根就没有考虑到夏侯渊失败的情况。
在曹操想来,夏侯渊坐拥两万兵马,收拾一个刘备自然是易如反掌,他哪里会想到,半途间竟然会冒出来一个李贤。
看罢军令之后,夏侯渊叹了口气,曹孟德一旦下了决心,就算有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既然军令中要求抽调兵马,夏侯渊不敢不从,不过,他自己明白,今日这一走,下一次再想过来的话,还不知道需要等多久了。
为了麻痹守军,确保不让他们看穿大军退却的真相,白天,夏侯渊总会使人“溺战!”
曹军一日不退,城中的守军就一日不敢懈怠。
不过,徐庶跟李贤可不是傻子,曹营中的变故他们早已经察觉出了。
于是,每到夜晚,李贤总会加派人手,前去刺探军情。
这一日夜里,出外哨探的军卒来报,说曹军撤离了一多半。
欲擒故纵?
出城追击?
听上去有些太过于疯狂了,东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