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295章 顺风驶船

第295章 顺风驶船(4 / 9)

无。

李贤向徐庶深深行了一礼,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徐庶连连谦让,刚刚腾起的一点不满很快便烟消云散,想来也是,李贤不过二十一岁的年纪,偶尔有些好高骛远的想法倒也在情理之中。

错了不可怕,怕的是死不悔改。

在徐庶看来,李贤不过中上之资,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是知人善任,靠的是从谏如流。

如果李贤刚愎自用,徐庶绝不会滞留至今。

眼下,李贤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显得尤为难得。

身为身为刺史府的首席谋士,徐庶觉得有必要想出一个两全之策,“使君如果真的想为朝廷尽力,不妨假借吕奉先之手,只要说服他,一定可以达成目的”。

李贤大喜过望,“先生快快道来,如何假借吕布之手?他麾下的陈宫可不是个善茬呀”。

徐庶不以为意地笑道:“无妨,吕布斩杀董卓之后,声名狼藉,即便他占据兖州,自领兖州牧,可毕竟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次,天子下诏,吕布一定不会放过这等赎过、买名的机会”。

李贤眼睛一亮,是呀,徐庶的分析鞭辟入里,吕布要想占据大义的名头,就一定会派人护送粮秣入京,如果北海国的粮秣也顺道进京,那岂不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先生的意思是借风使船?”

徐庶微微颌首:“有一点使君需要三思后定,那吕风声臭名昭著,如果使君与其过从甚密,只怕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李贤大笑:“区区虚名有何用处?适才先生所言让我彻底明白了,空有名,没有力,一切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罢了”。

徐庶松了口气,看来李贤是真的想明白了,“那使君为何还要运粮入京?”

李贤骨子里毕竟是个穿越客,让他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