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吃食,便是流民的再生父母,别说只是让他们挖地,便是让他们做更多的事情,流民们也绝无怨言。
随着人手渐多,粥棚可以提供的食物从五百人的份额提升到了一千人。
几个时辰下去,城外的两万名流民全都喝到了热腾腾的米粥。
有了米粥,流民们起码不会饿死,然而,流民没有住处,就这么露宿街头的话,势必又有不少人会被冻死。
有道是送佛送到西,李贤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救人救到底。
这时候再去指挥流民砍伐树木,建造屋舍已经是来不及了,李贤犹豫一番之后,他想出一个注意,让流民住进下邳百姓的家中。
宗元这时候已经养好了伤,听说李贤正在东城赈济灾民,他闻讯赶来。
李贤对其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我想将流民分散开来,让他们到城内百姓的家中将就一晚,你认为这想法怎么样?”
宗元皱眉摇头,嘴里道:“如果是陶使君这么做,可能百姓们还不会说什么,然而李使君毕竟初掌大权,如果因为外来流民的利益与城中的百姓起了冲突,这岂不是成了好心办坏事?”
李贤一琢磨,确实是这么一个理儿。
与流民一道进入下邳城之后,各家各户的反应尽收眼底。
有的百姓心底善良,让流民住到他们家中,自然不会被亏待了,可那些心肠冷漠之辈,只会对李贤生出怨恨之心。凭什么让外乡人住进自己家中?李贤是州牧便可以为所欲为吗?如果这等思绪蔓延开来,任由他人利用,李贤的声望必定一落千丈。
思来想去,李贤都觉得自己有些草率了,幸亏宗元来了,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流民已经顺利入城,又有了食物果腹,无论如何,李贤都已经收获了流民之心,他没必要去做一些可有可能失去下邳人心的事情。
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