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街上,甚至有人都来不及穿戴齐整。
这绝对是京城的一大奇景。
平日里,这些足不出户,出户亦不见人的大老爷忽然变得比京城的小商贩还要勤快,京城的大街小巷中沉积的露水还未干,地上已经留下了杂乱的脚印。
今日清晨有多少人着急出门?没法估计。但人流渐渐汇集,他们都保持同一个姿势,低头快步,相顾无话。但他们选择地却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个方向是皇宫,另一个方向是皇子李缘的别院。
前者急匆匆赶往皇宫是要面见皇上,公公们拦都拦不住,不得不将皇上叫醒。而这些大臣为的只是给李权求情,求皇上收回皇命。
而另一行人到了皇子的别院,同样是拦都拦不住,而他们却不是要落井下石,却是劝诫李缘即刻面见皇上替李权求情。
至于其中原因嘛……其实不用讲明。
整个京城的大人物天不亮赶到各自的去处竟都是为了李权!
而皇上和皇子两人的态度却出奇地相似。
先耐心地听完所有人的陈述以及他们的请求,然后风轻云淡地说自己知道了,然后摆摆手叫众人退下。至于,实质性地行动却是没有,叫一众人干着急。
众人着急当然不是担心李权的生死,而是关心自己此次的选择是否正确。
这次斩首不仅关系到李权生死,皇上对夷洲的态度,而且还代表着皇上的一个命令,所有人都必须选择站队了!
从李权来到京城的那一刻起,站队一直是潜藏在京城官场中的博弈。李权和李缘一直是未来皇权的争论焦点。
满朝文武到底支持谁站在谁的一方,不仅是大臣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皇上关心的问题。因为作为帝王必须要知道这些。
早在之前,皇上的多次行为已经在暗示文武大臣要有觉悟,只是之前的动作过于隐晦,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