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叔看看盆里面刚刚打理出来的鲫鱼点头说道:“嗯,这些野生鲫鱼还不错。一条条完全都是瘦不拉几的,用来熬汤一定味道巴适,你在哪里捕到的?”
“咯,就小溪上头不远处的一个小水坑,那里面的野鱼真不少我只是捕获了其中一部分!”说话间柳毅指了指刚才捕鱼的地方。
刘大叔看了看笑着说道:“呵呵,留点种好,下次我们进山才有吃的。好吧,你认为这点东西不够吃我来想办法,不然闲得慌!”
刘大叔说完话就走开了,柳毅继续给打理好的鲫鱼码味,姜葱料酒食盐这是一般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压制住腥味。但山里面的野生鲫鱼根本就没有什么土腥味,所以柳毅只是撒了一些盐就算码味了。
做完这一切,柳毅从背包中拿出锑锅和米,把米装进锑锅里面到小溪边淘了几遍,最后按照米粮的多少留了适量的水。他这是单算做闷锅饭。
小时候柳毅上小学5、6年级的时候就要到很远的地方读书,从家走到学校都需要1个多小时。中午吃饭全是自带饭盒和生米,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淘米掺入适量的水交给学校伙食团的师傅,他会帮助每一个学生把这些饭盒里面的米全部蒸好。
有时候很多同学还会在饭盒里面加入一些其他东西,比如鸡蛋、嫩玉米、蔬菜,还有马铃薯和芋头,有的是自家带来的,但有的东西就是在上学的路上顺手牵羊。
想起那时候的时光柳毅就觉得过得太快,那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同学在上学路上抓了很多泥鳅满满一饭盒,拿到伙食团像蒸饭一样去蒸,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那个饭盒盖子没有盖牢,等到取饭的时候打开蒸笼一股腥味就扑鼻而来,那些没有盖子的饭盒基本上都遭了殃。
学校还为此还专门贴出一个通告,说饭盒里面不能夹带生的活的东西,以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