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绝世神医 > 第六百零四章 慈溪的由来

第六百零四章 慈溪的由来(3 / 4)

惨就有多凄惨。”叶景程哭丧着脸。

陈浩突然想起,沈月如的家乡离这里不远,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而且有著名的特产——杨梅。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宋代诗人平可正的诗《杨梅》。

每到江南六月份的梅雨季节,树上绿色叶子间一个个粒大饱满鲜艳欲滴的杨梅就沉甸甸地将树枝压弯了腰,那果实红得发紫,紫里又透着黑,放眼望去,满山都是红紫色的果实,像树木都着了火。

杨梅味道酸中带甜,酸甜交融,熟透了的杨梅那一股浓浓的甜让人回味无穷。只要瞧见杨梅,每一个人都会心痒难耐,口水猛吞,恨不得马上钻进那片杨梅林饱吃一顿。

杨梅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在华夏许多省份都有种植,但是杨梅树需要腐殖质层厚的,酸性的黄色土壤,这种土壤只有沈月如的家乡才有。所以,沈月如家乡的杨梅,可以说是华夏最好吃的杨梅。

上次去沈月如家做客,记得她的家乡是慈溪市。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

据说,董黯的母亲黄氏得了一种难治的病,她想喝大隐溪的水,因为大隐是她的故乡。

那时董黯母子住在慈湖以北的阚山脚下,距离大隐有三十里路。董黯经常早出晚归,去大隐挑水给母亲喝,后来又干脆把母亲接到大隐溪边居住。终于黄氏的病好了,他们又返回慈城。

有一天,董黯正在劳动,院子里忽然泉涌成渠,那泉水的味道丝毫不逊色于大隐溪的水。乡里人都说董黯孝感天地,董黯却说:“是吾母之慈所感也”,于是将这条渠水取名“慈溪”。

到了唐开元年间,县令房琯把句章县治从城山渡迁到慈城浮碧山,他望着不远处阚山脚下的那一条“慈溪”,决定将“句章县”改名为“慈溪县”。这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