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吹不散眉弯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20 / 24)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也不知是否有人暗中授意,滕宗谅与秘书丞一同上疏力谏,认为宫中失火的原因表面上是宫制不严,未能尽力做到防患未然,但究其根本,却是因为太后垂帘所致,妇道人家干预军国大事,使得朝纲不整失其本,这才导致了天降大火。

这番言论引朝下议论纷纷,都认为此次火起无迹,怕是天意示警?确宜修德应变。

此后,催请刘娥还政之人越来越多,态度也越来越强硬。

赵祯顺利接管了殿前司,且封吕夷简为修葺大内使,派四路工匠给他役使,更委婉地逼刘娥交出二十万缗钱作为重修资费,又以各种借口把庆寿宫中的乘舆之物借去做担抬之用。

致使刘娥不但手中无半金,便足下亦寸步难行。

不管朝廷之上还是皇宫之中,刘娥都被逐步架空,渐渐便称病不再上朝,免遭难堪,这期间庆寿宫里的宫人也被撤换得七七八八,到九月末,传来她最后一支倚助的力量,分司西京的永兴军左卫大将军去世的消息,她的装病一下子便变成了真病。

赵祯马上一道诏下,不许人扰太后清净,实际则是把病中的她彻底软禁了起来。

这日,移御延福宫的赵祯下朝后对任飘然问道:

“世非在哪?”

“带了吕姑娘往杭州待产。”

赵祯皱眉:“从离宫翌日便出门至今,他是不是不想回来了?”

任飘然躬身虚应,不再做声。

他便明白个中因由,奈何唯独就是不能对赵祯明言。

赵祯瞥他一眼:“他不会是以为,朕也会对他来飞鸟尽良弓藏的那一套吧?”任飘然忙应:“这自然不是,汴梁冬天极阴冷,比不得杭州气候宜人,待产至为合适,皇上实不必多虑,便想深了,他大致也只是因为受了那场惊吓,不愿吕姑娘再留在汴梁,怕还会令她再涉险罢。”

赵祯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