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543章 钢铁才是硬道理

第543章 钢铁才是硬道理(4 / 5)

的目标了,我们明年就能达到一百万吨,五年计划,恐怕都能翻番了。”周白略有些得意道。

“真是有了钢铁,才能有工业大发展。别的不说,就说铁路吧!要不是有了钢铁产量增大的支撑,恐怕仅仅铁轨的消耗,就能让我们新造的铁路先趴窝。”李树春在旁也感叹道。

“就是啊,五千公里的铁路建设和改造,仅仅铁轨一项,如果靠进口,就不是财政能承受的。”何思源也在旁感叹道。

先锋军的铁路建设,使用最多的是1米60公斤的铁轨。一公里下来就是一百多吨的钢材消耗,一千公里就是十几万吨,而今年的钢铁产量不过也才61万吨而已。平时即使想修铁路,钢材用量也是大问题。

不过,此次先锋军的铁路建设和改造,却不存在钢轨的缺少问题。

这次铁路改造,多数是规格的改造,由窄轨变成2米的宽轨。不过在机车少的前提下,为了不影响运输,这部分改动的不多。五千公里的铁路修建,有四千多公里是建造新铁路的规模。这部分铁轨也不成问题。

借助德国人的帮助,先锋军在太原、包头、邯郸等地建起了三处铁轨生产厂,年生产铁轨能力达到了一千公里。而剩下的那些空缺,则是主要有美国拆卸下来的废旧铁轨来担当的。

美国人拆下的铁轨并不是因为废旧,而是四十二万公里的规模大大超出了需要。美国人为了控制成本,提升利润减少规模所致。很多铁轨依旧很实用。先锋军前前后后收购了2万多公里的可用铁轨。仅靠着这些就可以支撑新铁路的建造,况且还有基地时不时的补贴。

那些装甲列车,除了被拆借为机车外,那些自带部分铁轨也被挪作民用铁轨。其他的一些轨道武器也是类似的处理,前后竟然也凑出了近千公里的铁轨来。

真要计算起先锋军的钢铁生产来,基地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车辆甚至各类机器动力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