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婆和贾二妹去山下雇了一辆马车,将酒缸、药材、大龟壳都装进了马车里,贾二妹和朱生婆载坐上马车往回赶。
临走时俩个尼姑依依不舍啊依依不舍,还送了一串佛珠给贾二妹。
这串佛珠应该有些年代了,看起来像是乌木做的,已经被人戴得黑亮黑亮的了。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等。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的木质本质已胜过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佛珠佛像、护身符等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乌木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极少见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串佛珠应该是在破四旧运动中被这俩尼姑使命保下来的,毕竟佛是人家的信仰,你叫人家从小就在寺庙里长的的人离了信仰怎么活?
不过,大势所趋也是没法,现在俩个尼姑苟且安身在这破庙里能活着就算是很大的奢侈了。
“这个佛珠不要嫌弃哈,愿暖暖一生平安幸福吉祥……你们来庙里这些天里我们也没什么可招待你们的,实在是庙里太寒酸,请两位老师多多见谅。”两尼姑还如此客气地说。
说白了这佛珠就是送给小暖暖的,是“佛祖保佑她”的意思,只是两尼姑不敢说出这样四旧的话来而已。
既然是送给暖暖的,朱生婆当然也不会要,她也不稀奇这玩意,只是她不稀奇并不代表贾二妹不稀奇啊,临别时贾二妹又偷偷往尼姑手里塞了十块钱。
她希望这两名已经年过半百的尼姑能好好活下去,挺过这最困难的几年,挺过去就好了,总有佛光普照的那一天。
为什么要给俩尼姑这么多钱呢?
原来才刚来这所尼姑庵(习惯说尼姑庙)时,贾二妹就发现这是一座古庙,应该很有些年代了,有一些被砸烂的石碑上刻着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