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着迷于搞那个天行社,搞学生协会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却全身心的扑在了学业上面,专攻绩点,相信到最后,交出漂亮成绩单的,一定是自己。
你一度领先过,但大意了,在成熟度上面……抱歉……我要比你更明悟自己要追求什么。
父母,亲戚朋友,这个社会……都反复表达过的同样看法,成绩,是决定你社会层级的敲门砖。
是的,很多人会下意识忽略到这种事情。
而且来到了北大光华才发现,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教授,光是一个人家“名下门生”的称号,都足够你这辈子受用无穷。
如何能拜得了那些山头……家庭背景?抱歉,有的人家不看这个。唯一过硬拜山头的投名帖,就是你手上的成绩单。
当然,经朱旭这么一说,首都身边的校友里,也有人附和他的这个说法。
“也对,程燃说什么天行社,又要面试,又搞培训什么的,神神秘秘……搞得像是社会上那一套,在学校里,太不合适了。”
“可惜了……”
“赵院士的讲座,走了。晚了过道都站不上了……”
“走走走……”
工程院院士赵启光的讲座在光管院的1号楼大教室进行着,赵启光说的是“认知即将迎来的黄金十年”。说的也就是契合wto格局下,国内科技人文社会上面所要应对的突破和未来变革。
座无虚席,甚至有的人还要在过道上站着听。大家都目光灼灼,听着眼前这位近在咫尺的院士跟大家说他高瞻远瞩的那些思想见识。
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大学的价值所在,最前沿的思想,目前最高峰的理论,甚至主导国家政策的智库看法。思想碰撞,交流,不亚于一场酣畅淋漓的沐浴,有时候听下去会觉得自己身心都得到升华,虽然大部分人一觉醒来后又发现没啥卵用。
但是思想是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