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州方向来,看样子是去京城的。
商队自觉的在木栅栏前停下。
黎大山上前点数。
“牲口十八头,车子十辆。总计收费八,八十四文钱。”
跟在他后面的收费员,拿着炭笔飞快的记录。
商队负责人从车上下来,看穿着,可能是东家。
对方问道:“我们这车也要收费吗?”
黎大山板着脸,“当然要收。你看你这车,载了这么多货物,少说得有两三百斤重。这要换做过去的泥巴路,路面早就被你们个轧烂了。
我们东家自己掏钱修了这条水泥路,瞧瞧这路面多平整,多稳当。这样好的路,难不成你们连三文钱都不给?”
对方不好意思笑了笑,示意管事掏钱。
“别,我不负责收钱。拿着这个单据,到那窗口缴费。你们一路走来,规矩都是懂得吧。”
这不是想试探一二吗?
管事的嘿嘿一笑,拿着单据和铜钱,跑窗口缴费。
这个商队从洛州更南边的地方出发,进入洛州后就上了水泥路。
五十里一个收费站,一路行来,每个收费站每个收费员,各司其职。
做登记的就专门登记,收钱的就专门负责收钱。
经过这么多收费站,没发现有一个收费站出现登记者私下收钱的情况。
商队东家打量周围的环境,心头却想着,如果收费站能保持这个作风,一直经营下去,那真不得了。
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商队情愿绕个远路,也愿意走这条没有吃拿卡要的水泥路。
平安,省心,速度快,又省钱。
管事交了过路费,拿到几张印刷的票据,交给东家。
东家捏着票据纸面,这纸张真好,印刷得真清楚。
第一张票据上面,用偌大的字体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