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给这个时代的人,打开了一扇窗。
思想的窗!
学子们在《大周生活秀》上写文章,讨论意识形态。
双方针锋相对,没有丝毫退让的迹象。
用文字打仗,文人最爱。
很快《国子监报》,《山河书院报》纷纷加入了这场文字大仗。
什么道家,佛家,杂家,兵家……一个个看热闹还嫌不够,纷纷撸袖子下场参战。
一场意识形态的争论,不出意外,变成了一场各大学派的混战。
儒家一派如临大敌。
这是要造儒家的反吗?
很快,这场争论从民间蔓延到官场,从京城蔓延到地方。
儒家一家独大的现状,第一次受到了挑战。
虽然这次挑战,只是小小的试探一番,却足以让儒家代表人物,各位成名已久的大儒亲自下场撕逼。
嫌弃《大周生活秀》版面有限,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光是京城,就多了近十份报刊,专门用来撕逼。
大佬们,用自己的钱,或是儒家一脉集资,成立报社,发行报刊。
学着《大周生活秀》两天一期,天天在报纸上对各家各派,挫骨扬灰的辱骂,揭老底。
道家,兵家,杂家,法家等等学派不答应了。
我们虽然人少,但绝不会打不还手。
揭老底,谁不会。
你们儒家的老底,更是臭不可闻。
一场争论,摇身变为扒皮祖宗十八代的底细,各种不为人知的黑历史,被公布在报纸上,供世人阅览。
市井小民可不管你家,我家,大家只管看热闹。
只是才过一两个月,儒家新办的报纸,就陷入了颓势。
每天除了骂骂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