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老夫都记得一清二楚。”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破烂书院,也敢请我们孙家人授课讲学,真是毫无自知之明。是这么说的,对吧。”
二房四房讪讪然,很丢脸。
说过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啊。
还是要替自家人辩解一番。
“此一时彼一时。”
“谁能想到山河书院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能硬生生压国子监一头。”
“后来我等都愿意到山河书院授课,奈何书院不肯发出邀请。我们好歹是孙家人,总不能跑到书院自荐。那多没面子。”
“如今你在筹建书院,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我们都愿意到新建的书院教书,待遇方面比肩山河书院就成了,要求不高。”
呵呵!
就这,还敢大言不惭要求不高。
知不知道山河书院给夫子们待遇,一年至少五百两。
包吃包住,妻儿子女的吃喝开销,基本上也包了。
若是能写文章,能顺利发表,还有丰厚的润笔费。
逢年过节,书院会有额外的奖励。
零零总总下来,山河书院的夫子,最差最差一年也能拿到六七百两的收入。
大部分人,一年下来,能拿到上千两的收入。
像三元公杨元庆,周世安这样顶级人物,一年的收入少则四五千两,多则数万两。
周世安出版《官场》那年,光是润笔费就拿了两三万两,绝对是土豪。
而且这本书,每年还在陆续给他带来收入。
平日里给《山河书院报》供稿子,一个月少说也有几十两收入。
至于三元公,更不得了。
《三元公讲论语》一些列丛书,都是科举必买书籍。
靠着这些书籍的润笔费,三元公年年蝉联山河书院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