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了,可一直没舍得扔。摊主说的那些烟标牌子他再熟不过,想不到这玩意儿居然也能卖钱,回家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出不少,但愿别让老娘当废纸卖了!
2
张保庆一道烟似的跑回家,翻箱倒柜一通找,从床底下找出一个大纸箱子,里边全是他上学时玩的宝贝,有玻璃弹球、弹弓子、折叠小刀、火柴手枪、九连环、麻号儿、斗兽棋,满满当当的,那些个旧烟标全在里面,存到现在也有年头儿了,有些个比较罕见的,花花绿绿特别精美,他也不认得是什么牌子。还真不错,没让老娘当废纸卖了。张保庆一寻思,如果全卖给那个摊主,那叫“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不如我自己做烟标生意,挣钱多少不说,至少有个营生,细水长流,总好过整天待在家闲着。
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既然决定做旧烟标的买卖,那就得有个做买卖的样子。摆地摊卖烟标的难处,首先在于脏,马路边又是灰又是土,过来过去的再踩上几脚,这一天下来烟标就没法要了,夹在册子里又不直观。张保庆自己想了个法子,把每张烟标垫上硬卡纸,再用塑料薄膜封住,自此起五更爬半夜,带着烟标到鬼市上摆摊。旧货市场摊贩众多,做买卖的路数各不相同,有的人什么都卖,有的人只卖一样。张保庆就卖烟标,对别的全不上心,一张张用透明塑料薄膜封好的烟标平摊在帆布上,用别针加以固定,看上去整整齐齐,在那些卖杂七杂八的旧货摊位中显得与众不同,所以他的摊位前总有人驻足,问的人多,买的人也不少。一来二去,张保庆跟周围几个摊主混熟了,谁来得早,就给相熟的占个位置。张保庆旁边有一个旧货摊,摊主姓于,人称“于大由”,五十来岁,一张大长脸,两鬓斑白,戴一副黑框眼镜,眼睛已经花了,看东西时要摘下眼镜,几乎把东西贴在脸上才能看清楚。于大由年轻时在委托行上班,北方叫委托行,南方叫寄卖商店,老百姓家里用不上的东西,值点